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四川话一票惜败没有成为普通话?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的谣言!

好句子 2009-04-12 04:21:18
相关推荐

互联网是一个盛产段子的地方。

曾经有这么一个段子,说的是在决定官方语言的时候,四川话和普通话进行了强势PK,最终普通话以一票优势胜出,于是现在大家都开始说普通话了。

这个段子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有板有眼。但是这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谣言,一个段子,并非真正的历史。今天日航君就和大家聊一下藏在这个段子后面的有趣的历史。

一、谣言辨伪

这个故事听起来,给人一种可信度极高的感觉。因为竞争两方分别为川渝元老以及北方元老,双方各自支持自己所说的话似乎并不奇怪。而这个段子背后又隐隐约约隐藏着南北之争,被一些有着地域优势心理的人所利用,更是在互联网上喧嚣一时。

这则段子在网上曾经有这么一个更加明确的版本:其中说到为了确定官方语言,曾经在1955年于北京召开了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推选了207名代表进行了一次官方的投票活动,其中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为标准音)获得了52票,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言为标准音)获得了51票……

因为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会议名称,再加上有着明确的代表,有着明确的票数等。这则故事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

在有关于真相与谣言的判断过程中,《后真相时代》一书中曾经说到:

“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吸引力和道德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事实。”

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呈现部分真相或者是真假混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则谣言正是如此。

这则谣言中,真实的部分在于那两次会议。在1955年,官方确实就标准语问题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以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但是在会议之中,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投票选举普通话一事。下面我将从这两次会议的内容及后续继续破除这则谣言。

在1955年10月19日,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其中发表了《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的报告,随后便开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在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次日发表了《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在11月,教育部发布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次年2月,普通话正式成为了官方标准语。摘录一段发言报告如下:

“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都是汉语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任何主观的修正都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要用北京本地人的方言(包括方言词汇在内)作为全国共同的语言,也是行不通的。”

也就是说在这两次会议之前,其实已经确定下来了要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一事,随后普通话的推广才会如此迅猛地开展起来,并不存在所谓的票选的说法。

另外,在这则谣言中还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其中说是北京官话胜出,成为了我们现在的普通话。那么说来,现在全国百姓应该都是操着一口北京话才对啊。其中对于北京官话的定义为“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也就是按照谣言的说法,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也应该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但是在我查阅了官方定义后,我发现是不一样的。官方对于普通话的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这便与上面所说的内容格格不入了。

因此综上来看,这则谣言实际上是破绽百出的。

二、层层堆叠出来的历史谣言

这则谣言是怎么来的呢?在顾颉刚的《古史辨自序》中曾经提到了历史的堆叠效果。其中提到:

“我们即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那么我们就采用这种思路,看看这则谣言的前世。

这则谣言的前世说的是民国建立的时候,为了决定标准语言,广东议员和北方议员就粤语以及北京话进行了一场大投票,最终北京话以一票优势胜出……

但是实际上,在民国时代的语言争论上,争论的焦点在于“京国之争”,即京音和国音之争。所谓国音,是在读音统一会上由吴稚晖等人所确定出来的一套新读音,其中九成类似于京音,一成稍有异处;京音即北京话了。在《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一书中,作者曾经如此讲述:

“时人所言之南与北,皆有特定范围;尤其是前者,其实只指江南。此外的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便属弱势。”

因此我们可见,所谓的北京话与粤语的争斗,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再往前推,我们就可以推到美国历史了。我们都知道,美国人现在都说英语,但是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在移民北美洲的大批移民中,德国人占到了将近20%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人。因为德裔人数众多,因此在选择官方语言的时候德语差点胜出,最终以微弱优势败给了英语。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对,因为早在美国建国之前,移民之中流行的语言便是英语。例如说卖出了10万本的托马斯·潘恩的著作《常识》是用英文发表;1775年的美国卡通画上面也满满的都是英文。因此这个说法是有误的。

我们可见这则谣言实际上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往往就是两个操着各自方言的团体为自己的方言进行PK,最终现在通用的语言胜出而另一种语言则以微弱优势失败。我想我们现在可见的北京话与四川话之间的对决,也正是在这几种谣言范式之上逐渐演化推进出来的。

三、总结

因此综上来看,四川话PK北京话一事实属是网络段子手编造出来的一个谎言。但是这个谎言却有着非常广的市场,加上一些网络大V的煽风点火,最终让很多人信以为真。实际上它仅仅是个谎言。

因此在面对互联网上复杂的各种信息的时候,大家还是要保持一颗慧眼去细心查辨。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