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七年级语文第4课 《闻王昌龄……此寄》首句 交代的不仅是时令

好句子 2009-01-06 14:49:29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第四课《古诗词四首》中有这么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相信学过的同学都能熟练地背诵和默写出来。老师一般在教学时都会说: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交到了时令。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杨花”——柳絮、“子规”——布谷鸟中看出,李白写作此诗寄托对朋友王昌龄的思念、担忧之情是在春季。

可是能够寄托情感的春天的景、物很多,为何李白偏偏选中了“杨花”和“子规”呢?一线教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原因一

“杨花”,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人在春天最为恼火的柳絮。四五月份到处飞扬,引发人们皮肤过敏,还极易引发火灾,各地均已想尽办法进行治理。可是在古文中我们却发现人们对“柳絮”丝毫没有反感。

“ 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朗)。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一句出自《世说新语 咏雪》。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美感十足。

可在此诗中我们明明感受到的是李白对朋友王昌龄送别时的不舍和担忧之情啊,细想起来,李白一定是认为“柳絮”那被风左右的短暂一生,是多么的凄惨吧。

原因二

“子规”,即布谷鸟。布谷鸟声声啼鸣,这种鸟也被称为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归。

这也许就是李白呼唤王昌龄的呐喊声,可是无奈的很,最终他只能提笔在诗中写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寻找情感的寄托物

人之为人,最为根本的就是人有感情。当物质生活丰富到我们不需要为一日三餐而发愁的时候,我们最为需要的就是情感的抒发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寄托的是我们旷达的胸怀和愉悦的心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洒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情感最为丰富的一群人,我们不能看着晚霞打呼“妈呀!太美了”,当然“走,说走就走”也无法表达你那颗不羁的心。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我们需要从诗文中寻找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心情的文章、词句。

这样,我们与人相处时,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作文写作时,才能够有话可说。

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夏天蝉鸣阵阵热闹非凡、秋景虽似萧瑟更易动情、冬雪纷飞虫鸟蛰伏……

和我(百家号:一线教师)一起阅读吧,从文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让我们的情感丰富起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升起来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线教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