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古籍诗文

女校先生 筷子

古籍诗文 2019-11-26 16:20:01
相关推荐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筷子,始终记得林子目睹的山火

现在,它晒太阳都成了奢望

它只庆幸,不像铺轨的枕木

摆脱不了钉子冒充它骨头的野心

现在,它是我餐桌上的伶人

绷直修长的腿,踮起脚尖跳芭蕾——

只有盘子不会记错它的舞步

只有人,才用食物解释它的艺术

有无数次,它分开长腿

是想夹住灯下它自己的影子

想穿上灯光造的这双舞鞋

它用尽优雅,仍无法摆脱

天天托举食物的庸碌命运

我每次去西方,都会想念它

但我对它的爱,像对空碗一样空洞

我总用手指,逼它向食物屈服

它却认为,是我的手指

帮它按住了沉默那高贵的弦位

当火车用全部的骄傲,压着枕木

我想,枕木才是筷子的孪生兄弟

它们都用佛一样的沉默说:

来吧,我会永远宽恕你!

点评

筷子以前称为箸(筯),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这种对中国文化乃至思维习惯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饮食工具。如果以具体的物象来标示中国的文化,我想筷子必与围棋麻将等一起进入前十的名单。近代以来会通中西文化者,如辜鸿铭、林语堂、孙中山等人均以为,仅就餐饮文明而言,中国的筷子较之西方之刀叉要进步得多,刀叉意味着“野蛮杀伐”。因此,林语堂不无嘲讽地说:英语中没有“美食家”(gourmet),而只有童谣里的“贪吃的肚子”(GreedyGut)。作为形声字的箸字,虽然用于表意的部分是竹字头,但达官贵人们也会用别的更为昂贵的材质来制作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河南安阳的殷墟,就出土过一双铜筷子。再比如,据《韩非子》记载,殷纣王曾以象牙为箸。由于“箸”与“住”谐音,为船家们所忌讳,人们为了投个吉利,便将“箸”称为“筷”(谐音“快”)或“筷子”,以期船快如风。筷子的说法出现较晚,估计不会早于宋元。在明清小说中,尤其是在大家十分熟悉的《红楼梦》中,便开始大量使用筷子一词,有时也称“筷箸”,以此提示筷子的前世今生。这首《筷子》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托物言志,自古至今的传统,本诗也依然没有脱离这个传统。古人也有不少写筷子诗的,著名的清代才子袁枚就有一首名叫《咏箸》的诗:“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首筷子诗,显然已摆脱前人窠臼,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它像餐桌上的伶人,有着修长的腿,并且踮起脚尖跳芭蕾——它想分开长腿,想夹住灯下自己的影子,它想穿上灯光造的舞鞋……尤其是将筷子与枕木视为一对孪生兄弟,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也让一双小小的筷子,无端端染上一层更为壮丽的悲剧色彩。筷子虽小,意义非凡,如果远离祖国去了西方,想念筷子,就是想念故国。

?特邀点评:向以鲜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洪烛霍俊明简明蒋浩贾鉴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建春李海鹏刘向东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树才师力斌谭五昌 唐翰存田原唐诗吴投文汪剑钊王久辛王士强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墅杨四平杨庆祥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定浩张清华周伟驰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温馨提示:

稿费、赞赏在线申请领取方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