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读后感

乔布斯传读后感(史蒂夫·乔布斯传)书评

读后感 2019-11-24 09:50:02
相关推荐

在一些偶然的情况下拜读了《乔布斯传》,有点犹豫。因为有很多人说这部人物传记对乔布斯的性格描绘上加了太多艾萨克森(作者)的猜测与一厢情愿,据说打着唯一的乔布斯授权的官方传记的旗号,趁着乔布斯的去世和苹果品牌的影响,销量很多。而且乔布斯本人并没有看过这部传记,所以里面写的内容确实需要用辩证思维的眼光去看。

不过说是这么说,毕竟是乔布斯授权,并且和乔布斯进行过长时间的思想交流,以及他的很多朋友也有进行交流采证,收集的资料很多都是准确可靠而且更权威,所以,我还是选择了这一部。

文章开头就讲述了乔布斯的童年,紧接着是着重描绘他的现实扭曲立场,利用人格魅力转化为说服力,确实是一项领导人需要具备的能力,给了我一些启迪。其实在看的过程中,我发觉其实他的很多想法都和我不谋而合,以及在演讲上面对细节的关注,发布会中的灯光,摆放物,以及背景音乐和宣传广告,一切的一切,都细致入微,要给观众一种视觉、听觉的冲击,完美。这也是我很多次演讲所追求的,但是却很少能实现这种效果。

文中有很多经典的地方值得学习,如要找到适合的人选来负责某一个模块,不要所有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像乔布斯这种天才,也有很多自己不熟悉需要合伙人来帮忙的地方,更说明了现在社会自己一个人干是很难有出路的;如做产品就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即使是用户不会注重的点,自己也要极力做到完美,;如人们都喜欢简洁的事情,简洁但不简单等等。

还有很多经典的内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

预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创造未来。

这可能是我认为乔布斯最成功的地方,无论是在计算机加入图形控制模块,还是率先在手机上用触屏控制,用ipad代替上网本,将音乐带入itunes开拓新营销模式,用极简的ipod引领音乐领域的进步;一切的一切,都走在科技的前沿,都堪称为未来,并且改变了世界。

我第一次听到乔布斯是在高中时候乔布斯去世那会,很多媒体对他的描述让我很不解,什么上帝给了三个苹果,一个牛顿,还给了一个给乔布斯,还有“很难想象世界没有了乔布斯,科技会倒退几十年”,什么什么的,我当时暗自思忖:这货有这么厉害吗?为什么我的电脑浏览界面被他霸屏了。

随着后来大学对IT行业的了解以及拜谒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确实错过了。

乔布斯所开发的产品都是市场上没有的,故因此也没有做市场调研,只是靠着头脑风暴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把握,研发新产品,这个品质是现在很多企业没有办法匹敌的。很多企业都只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面再优化,仅此而已。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过:他对技术了解不多,但他有一种惊人的天赋,知道什么东西能成功。

要知道,任何时代的到来都要伴随技术的革命,这是必不可少。

谈到公司运营,乔布斯之所以会先于索尼开发出新音乐播放器,很大原因是乔布斯对公司各部门的掌控,他可以轻易地将各部门协调在一起,共同开发新产品。索尼则不同,每个部门各自负责一小部分,最无奈的是他们各自都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无法实现协调,更别说创新了。鲜明的等级之分,只会让产品的研发受限,而且步调不一,这是我比较反感的。无论是在公司团队,还是在产品上面,小即是多。麦金塔的经验告诉了乔布斯,一流团队只喜欢同一流队员合作,这意味着你不能容忍二流队员。公司各部门的协调,以及队员精锐,人数也精简,这也是公司研发产品屡试不爽的一个原因。

自然喜欢简洁与统一。

所有的人都喜欢简洁,简洁意味着干净、、整洁、专注,也彰显着方便、快捷、轻松。产品都是利民的,一切的模块都建立在用户使用的基础上,而用户的体验感受又是产品好坏的关键,而简洁的体验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说也奇怪,在大学开头,我坚决说自己绝对不会买iphone手机,感觉它的系统不好用,屏幕又小,又贵,还不如国产安卓机呢。那个时候的评价有感情色彩,其实心里清楚自己对苹果公司的产品并不了解,也不懂它的昂贵是体现在哪一个方面,一直带有偏见。

现在我对苹果的产品反而有一种敬意,体现着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气息,估计也只有乔布斯才能实现。

文章写得有点混乱,其实主要是覆盖点过多,涉及领域又不同,所以很难有比较清晰的调理。看传记的时候你也会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他后面在讲述ipod,ipad,iphone,时间上面就感觉得出来让人觉得有点混乱,其实不然,只是很难实现同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