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我与地坛)书评

读后感 2019-11-19 13:40:01
相关推荐

史铁生是一位在我脑海里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家,但是我在此之前只和他接触过三次,第一次是小学,有一篇课文是他写的,我印象特别深刻,叫合欢树,文章很短,是他怀念自己离世的母亲写下的,这篇文章是收录在我与地坛里的。第二次是在高中,有一篇阅读题像列账单一样把史铁生与病魔抗争的历史罗列出来,我对这篇文章印象很不好,好像因为史铁生是残疾人而敬重他,不是因为他作品写得好而歌颂他。第三次,才算是直接接触史铁生,我读了他的几篇文章,算是和他直接对话了,这几篇同样出自我与地坛,都是讲小时候和他奶奶的故事,小时候我是和姥姥住在一起的,大家都有温暖的童年,所以我和他这几篇文章有了共鸣,而且他的语言特别朴实平淡,很打动人。从此我就很想买我与地坛这本书,在前两周,我终于如愿以偿读了我与地坛。看完以后我很好奇,史铁生在别人嘴里,别人的文章里总是像海伦凯勒,霍金这些名人一样,因为身上的残疾被拿来做励志坚强的典范,而我真正读了他的作品以后,发现他的语言毫不做作,也不拿自己如何与病魔做斗争来说事儿,整部散文集几乎都是讲其他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这本书读完以后,我反而更敬佩他。下面我就详细说一说我与地坛。北京作为皇城,有驰名国内外的祭祀圣地——天坛,天坛也是去北京游玩的必到之地,有天坛就有地坛,可惜地坛不够争气,根本不出名,里面全是杂草和破碎的砖瓦。地坛这个名字今天之所以能入了我们大家的耳朵里,完全是因为离史铁生的家非常近。史铁生瘫痪后回到家里,天天盼着自己的腿第二天就能奇迹般的好起来,可是这个疾病实在太严重了,让他永远也离不开轮椅。于是他每天推着轮椅去地坛,他并非去寻死,而是他觉得在地坛这个静谧的公园里好似能让他从一个世界逃到了另一个世界,或者说他希望在地坛公园里寻找一个活着的理由。他的母亲鼓励他说出去走走也挺好的,但是晚上的时候就害怕了,以为他是去寻死,于是几乎每晚都跑来地坛寻找他,喊史铁生的名字,瘫痪起初,史铁生脾气坏到了极点,总是发脾气,用拳头使劲儿敲自己没有知觉的双腿,自然,母亲来找他,一开始他也是逃避的,躲起来,故意让母亲找不到他,后来他的母亲四十九岁的时候去世了,地坛也再也没有人喊过史铁生这个名字。除了自己和母亲,史铁生还在地坛见过很多人,同样也是几乎每天都要来地坛走走的普通人,有每天都来园子里散步的老夫妇,有独自喝酒的老人,练歌的小伙子,还有仅仅是上下班路过这里的女工程师。但是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她非常活泼可爱,总是和哥哥一起玩,两个人渐渐长大,后来就都不出现在公园里了,史铁生想他们应该是上学了吧。直到有一天园子里有一伙人欺负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史铁生驾着轮椅去给小姑娘解围,这时哥哥出现了,赶跑了那群人。这时候,史铁生认出了这是当年在一起玩的两个孩子,同时他也知道了原来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从小时候就是智力有缺陷,小时候天真烂漫的玩耍让他从来也没有看出来。上帝把漂亮和智力缺陷同时给了一个小姑娘,上帝把截瘫带给了史铁生,上帝让英年早逝降临在他的母亲身上,史铁生用笔记录下了这些让人心碎的故事。史铁生从截瘫开始,几乎每天都会在地坛度过人生的几个小时,他熟悉了公园里的每一块碎砖碎瓦,每一棵发黄的枯草,同时他也是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透析了太多健全的人都无法想通的事。史铁生说: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也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的话,眼前的一切就不再那么可怕。读完这本书,我明白,遭受苦难的人爬起来之后必将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而我们作为健全的人,更应该从踏实中寻找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